星纪魅族能否成功?COO廖清红:在牌桌就有机会。


全球化市场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是覆盖成本并实现销量增长的关键。今年,我们的海外销量占比目标为50%,而长远来看,我们期望海外收入占比能达到70%。廖清红提出了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,其信心源于去年星纪魅族仅在三个月内,海外销售占比便突破了20%。
廖清红将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:首先是产品出海,其次是科技出海,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出海。他特别指出,单纯的贸易模式存在脆弱性,例如东南亚市场的中国汽车价格是国内的两倍,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价格则是国内的三倍。若仍停留于贸易出海阶段,将难以持续发展。全球化面临三大挑战,包括地方产业保护、用工问题以及当地法律法规的适应。为此,星纪魅族计划借助吉利集团在海外的生产和研发基地,以更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。
在用工方面,公司海外团队主要由拥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的成员组成,其中拉美地区的负责人更是拥有八年的本土化经验。在市场开拓方面,公司优先进军中东和东南亚市场,其次是拉美等地,欧洲和美国则是后续的发展重点。
“AI平权”成为了我们新的突破口。在国内手机市场已被华为、OV、小米及荣耀等巨头占据的情况下,魅族如何生存备受关注。我们的答案是AI。目前,AI功能主要集中在旗舰机型上,而中低端机型因配置和内存限制尚未广泛应用AI。魅族计划在中低端机型上引入与旗舰手机相当的AI功能,以吸引更多用户。
据廖清红透露,魅族Note 16系列手机将于4月回归,而魅族22旗舰系列则计划在今年夏天发布。我们敢于先发布Note系列再发布旗舰系列,是因为我们希望将AI能力作为Note 16系列的一大亮点,使其拥有与旗舰机相似的AI体验,实现“AI平权”,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。
星纪魅族的策略反映了中型手机厂商的困境:既要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,又要避免与巨头的直接竞争。若“AI平权”试验成功,或将为魅族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。
除了手机市场,近年来星纪魅族也在智能眼镜领域积极布局。廖清红表示,我们拒绝了跟风AI Pin的方案,而是坚定地选择了智能眼镜。他认为,AI Device应具备听、看、交互三大属性,而眼镜是最接近人类感官的形态。去年9月发布的StarV系列智能眼镜在单季度内市占率超过了41.5%。
然而,廖清红也承认,AI眼镜行业面临着重量、续航以及用户习惯培养等挑战。他认为,在三年内智能眼镜要达到手机的量级仍有难度,但它将是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。对于小米、华为等巨头布局AI眼镜可能带来的竞争加剧,廖清红表示,巨头的加入能加速整个供应链成本的下降,就像特斯拉推动电动车成本下降一样。在这个赛道上,既有新玩家也有老玩家,蔚来、小鹏和理想就是先例。
烟台三明网络专注软件开发10年+,具备烟台APP开发、烟台小程序定制、烟台公众号定制、烟台网站建设、烟台商城开发、烟台分销系统开发、烟台康复系统开发,致力烟台互联网+行业的系统定制开发与运营,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。